念古
[宋代]:宋庠
贤哉邴曼容,出处知所据。
官馀六百石,辄自移疾去。
富贵非不怀,殆辱亦先虑。
嗟我材下中,叨恩最蕃庶。
尧庭纳言职,轩野方明御。
服衮作槐班,曳履南宫署。
虽经斥免诮,尚玷高华处。
徒有守直弦,何能借前箸。
愚甘六马对,谗恨三物诅。
年来感衰疾,倦鸟思返翥。
抗心望先哲,俯首惭昔誉。
西景尚可收,归辕未云遽。
傥以人望人,期君或吾恕。
賢哉邴曼容,出處知所據。
官馀六百石,辄自移疾去。
富貴非不懷,殆辱亦先慮。
嗟我材下中,叨恩最蕃庶。
堯庭納言職,軒野方明禦。
服衮作槐班,曳履南宮署。
雖經斥免诮,尚玷高華處。
徒有守直弦,何能借前箸。
愚甘六馬對,讒恨三物詛。
年來感衰疾,倦鳥思返翥。
抗心望先哲,俯首慚昔譽。
西景尚可收,歸轅未雲遽。
傥以人望人,期君或吾恕。
唐代·宋庠的简介
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...〔
► 宋庠的诗(498篇) 〕
清代:
毛士钊
斑文浮点点,一片认鱼皮。冒鼓声鞺鞳,藏弓服陆离。
蒸成鳞已脱,剔去骨无遗。至味都包裹,真堪佐酒卮。
斑文浮點點,一片認魚皮。冒鼓聲鞺鞳,藏弓服陸離。
蒸成鱗已脫,剔去骨無遺。至味都包裹,真堪佐酒卮。
明代:
释今无
愿乞金刚四座高,长年一册压方袍。问人每爽朱提约,在我殊怜白首劳。
念佛有时行玉兔,抡材真欲踞金鳌。神宗旧事偏能忆,閒共诸僧说海涛。
願乞金剛四座高,長年一冊壓方袍。問人每爽朱提約,在我殊憐白首勞。
念佛有時行玉兔,掄材真欲踞金鳌。神宗舊事偏能憶,閒共諸僧說海濤。
明代:
尹台
屡回山谷阻,时复得幽村。路转松杉密,疃开芋秣繁。
人烟通绝岭,草树豁高原。莫问桃花水,前溪亦武源。
屢回山谷阻,時複得幽村。路轉松杉密,疃開芋秣繁。
人煙通絕嶺,草樹豁高原。莫問桃花水,前溪亦武源。
宋代:
曾几
屋角羲娥转两轮,今朝水帝又司辰。
山家尝稻知良月,野径寻梅见小春。
屋角羲娥轉兩輪,今朝水帝又司辰。
山家嘗稻知良月,野徑尋梅見小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