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题郡伯闸上斗野亭见寄
[宋代]:苏辙
扁舟未遽解,坐待两闸平。
浊水污人思,野寺为我清。
昔游有遗咏,枯墨存高甍。
故人独未来,一樽谁与倾。
北风吹微云,莫寒依月生。
前望邦沟路,却指铁瓮城,茅檐卜兹地,江水供晨烹。
试问东坡翁,毕老几此行。
奔驰力不足,隐约性自明。
早为归耕计,免惭老僧荣。
〈僧荣,斗野主人也。
子瞻将卜居丹阳蒜山下,此亭正当归路,故云尔。
〉
扁舟未遽解,坐待兩閘平。
濁水污人思,野寺為我清。
昔遊有遺詠,枯墨存高甍。
故人獨未來,一樽誰與傾。
北風吹微雲,莫寒依月生。
前望邦溝路,卻指鐵甕城,茅檐蔔茲地,江水供晨烹。
試問東坡翁,畢老幾此行。
奔馳力不足,隐約性自明。
早為歸耕計,免慚老僧榮。
〈僧榮,鬥野主人也。
子瞻将蔔居丹陽蒜山下,此亭正當歸路,故雲爾。
〉
唐代·苏辙的简介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
...〔
► 苏辙的诗(1499篇) 〕
明代:
黄仲昭
按节遥冲瘴雨寒,西风闻讣泪交潸。忆君九曲分岐去,问我三山岁月还。
柏府此时经旧宅,泉台无路觅清颜。全归俯仰应无愧,百岁谁能脱此关。
按節遙沖瘴雨寒,西風聞訃淚交潸。憶君九曲分岐去,問我三山歲月還。
柏府此時經舊宅,泉台無路覓清顔。全歸俯仰應無愧,百歲誰能脫此關。
宋代:
宋祁
叠甓分渠激硙轮,云喷馀溜下通津。莫辞满掬云湍碧,聊洒征夫缨上尘。
疊甓分渠激硙輪,雲噴馀溜下通津。莫辭滿掬雲湍碧,聊灑征夫纓上塵。
清代:
吴定
佳人有所思,整带吹参差。杨柳烟波处,桃花风日时。
帆樯暮不息,江汉逝如斯。明月有圆缺,清光终不移。
佳人有所思,整帶吹參差。楊柳煙波處,桃花風日時。
帆樯暮不息,江漢逝如斯。明月有圓缺,清光終不移。
宋代:
司马光
四合连山缭绕青,三川滉漾素波明。
春风不识兴亡意,草色年年满故城。
四合連山缭繞青,三川滉漾素波明。
春風不識興亡意,草色年年滿故城。
明代:
胡应麟
紫骝何处系垂杨,菡萏初分太液长。十万红妆齐衒色,三千彩袖各飞香。
游童戴叶翻歌扇,稚女穿花出画航。最是夜来添怅绝,湖南一路下新霜。
紫骝何處系垂楊,菡萏初分太液長。十萬紅妝齊衒色,三千彩袖各飛香。
遊童戴葉翻歌扇,稚女穿花出畫航。最是夜來添怅絕,湖南一路下新霜。
宋代:
杨万里
梅莟苍香边蹈雪来,杏花雨里带春回。
明朝解缆还千里,今日看花更一杯。
梅莟蒼香邊蹈雪來,杏花雨裡帶春回。
明朝解纜還千裡,今日看花更一杯。